找到相关内容279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全球视野下的文明对话

    中国社会,特别是满清以来的小农经济、家族制度、权威政治形成了千丝万缕之缘。在社会层面,这种勾结也引起了很大的不满。我们知道,西方社会最核心的价值是科学、民主、自由和人权。所以,当在受到这种西方现代文明...

    叶小文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324588969.html
  • 变革社会中的社会心理:转换、失调与调适

    1986年底相比较物价状况变坏了的人占59.3%;同年10月,这三个指标分别上升为83.2%、94.5%和67.1%。对物价上涨不满的实质是储蓄贬值带来的不安全感。1988年7月出台的部分名烟名酒提价,作为...

    叶小文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325388985.html
  • 想知道自己命运的,不要错过--明华居士

    濒临「爆炸」边沿,很小的事,也会引致大发脾气,这便是因为平日抑压着很多不满的情绪,愈积愈多,一旦再稍受挤压,便「爆炸」了!这反映出现今社会愈是繁荣昌盛,生活节奏便愈快,对事物的要求也愈高,而人受各方面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20333691030.html
  • 小乘佛教哲学研究

    渊源于说一切有部的譬喻师,是印度部派佛学里出现较晚的一个宗派。由于对说一切有部专重阿毗达磨的不满,故以阿含经为准则建立新的学说,于是形成了与前者对峙的哲学学派。   与说一切有部一样,经量部也有自己的...

    成建华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1391557.html
  • 试述三论宗的二谛义

      试述三论宗的二谛义   作者:慧然法师   一、本宗的宗旨大意   本宗主要依据《中论》、《百论》、《十二门论》立宗,故名三论宗。它之所以形成为宗,即释尊灭度后七百年,天竺小乘分裂成二十部派,诸种外道此时又猖獗于世,龙树菩萨就是在这种部派佛教纷争、各种外道惑乱正法的时期出世并建立起中观学派的。另一方面,中观学派的产生是印度当时奴隶制开始崩溃,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时代,龙树不满...

    慧然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3591589.html
  • 寒山·寒山寺·寒山文化初探

    。已死必应生,出生还复死。冰水不相伤,生死还双美。(100)   人生不满百,常怀千载忧。自身病始可,又为子孙愁。下视禾根下,上看桑树头。秤鎚落东海,到底始知休。(135)   人生一百年,佛说...

    林锡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5591638.html
  • 解严后新兴台湾佛教教派的理念及其形成原因

    的批评。请问您对他这种说法有什么评论吗?   答:有关第二点,中国宗派的议题非常多,是导师哪些方面的批评引来他们的不满?我不清楚,且先置之不论。关于第一点,我觉得他们应该想想北传佛教还比较忌讳自述的...

    杨惠南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22291832.html
  • 伦理学中的形式与实质

    超越特殊与普遍的紧张。   较之功利主义及后果论,舍勒对实质的考察更多地具有形而上的意义。如前所述,舍勒不满于康德的形式主义倾向,并由此提出了“非形式的价值伦理学”,试图在形式主义之外另辟蹊径。从价值...

    杨国荣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111091963.html
  • 辽代兴宗耶律宗真与重熙佛教

    ,而且还杀戮功臣,重用其兄弟委先参与朝政,引起满朝的不满。重熙三年,在朝臣的帮助下,兴宗夺回了权力,并将太后送往父亲的坟旁居住,不久又接回京城,但是仍将母亲相隔于十里之外。   后人评价:“兴宗即位...

    黄心川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55892093.html
  • 安溪寺庙供奉神衹选介

      安溪寺庙供奉神衹选介   一、佛教   释迦牟尼取 佛教创始人。姓乔答摩,名悉达多,释迦族人(释迦牟尼意则“释迦族的圣人”)。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(今尼泊尔境内)净饭王的儿子。其生卒年代,北传佛教推断为公元前565年-前486年。相传他29岁时痛感人世生、老、病、死各种苦恼,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及其梵天创世说教,舍弃王族生活,出家修道,遍访名师。经过6年的苦行,悟到苦行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61292123.html